首页 - 顺口溜大全 >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

石壕吏原文及翻译

发布日期:2023-06-28 03:50 来源:海子

  杜甫经典唐诗《石壕吏》是千古名篇,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。作为经典的叙事诗,杜甫记录了一个老妇人面对“有吏夜捉人”时的选择。

唐诗《石壕吏》当中,老妇人为何要让自己被抓,而让老翁留下?

我们先梳理一下老妇人在面对石壕吏时的反应:

  先是“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”:老翁越过墙头偷偷跑掉,老妇人打开门直面石壕吏。

  然后在“吏呼一何怒”的背景下,老妇人的表现:“妇啼一何苦!听妇前致词:三男邺城戍。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”

唐诗《石壕吏》当中,老妇人为何要让自己被抓,而让老翁留下?

  可以看出整首诗篇的主体就是老妇人的话语。

  先是诉苦,说家里三个儿子已经有两个战死沙场,另外一个生死不明;

  然后说家里情况很糟糕,家里实在没人,只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子和儿媳,孤儿寡母实在可怜;

  最后跟石壕吏说,我跟你们走,虽然我已经年迈,但是却可以“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”。

唐诗《石壕吏》当中,老妇人为何要让自己被抓,而让老翁留下?

 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,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干?战场上一个男人都难以生存,她一个老妇人这不是要去送死吗?

  其实,老妇人的选择有多个层次的考虑:

  ①她哭哭啼啼,是为了给老翁争取逃跑的时间。

  石壕吏虽然凶恶,但是面对一个贫弱老人的泪水,内心也不能不有所触动。

唐诗《石壕吏》当中,老妇人为何要让自己被抓,而让老翁留下?

②老妇人安排好了身后事

  老妇人深切地知道,家里的指望都在孙子身上,而想要抚育孙子长大成人,只能依靠老翁和儿媳。一旦老翁被抓,孤儿寡母在那个时代可能很难生存。

  ③老妇人抱定了必死决心

  老妇人主动跟石壕吏投奔战场,也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。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,当真是生不如死,从他的话语当中就能看得出“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”

唐诗《石壕吏》当中,老妇人为何要让自己被抓,而让老翁留下?

  作为一个老妇人,她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,期待着孙子能够长大成人,就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使命。即便是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,也毫无遗憾了。

  诗歌对老妇人的着墨最多,少年的我们只读一个热闹,而在今天,我们可以读懂更多。

  说起杜甫的《石壕吏》,想必大家都挺熟悉的。

  因为几乎没人能够忘记,当年被“背诵全文”的支配的恐惧。

  《石壕吏》唐.杜甫

  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
  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

  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

  听妇前致词:三男邺城戍。

  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

  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

  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

  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

  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

  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

  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

  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
  我敢打赌,大家每次都是连“唐.杜甫”都不落下开始背的。

《石壕吏》古今翻译对比:你我都学了假的《石壕吏》?

  作为杜甫在“安史之乱”时期,根据自己的亲眼见闻写成的“三吏三别”之一,我一直以为这首《石壕吏》,是诗人在表达对战乱时代饱受摧残,家破人亡的底层百姓的同情。

  在我过去的理解中,这首诗的翻译大概是这样的:

  这天傍晚,诗人在一个叫石壕村的地方投宿,晚上睡到半夜的时候,有官府的差役来拍门抓壮丁。

  诗人借宿的这一家的老头子,听到声响就赶紧跳墙跑了,老太太强撑去给差役开门。

  老太太刚开门,就听见外边的差役大声怒斥:你家老头呢!赶紧让他出来跟我们走!不然要你们好受!

  老太太声音凄苦地对他们说:大爷们开恩啊!我家三个儿子都去守邺城了,前几天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家,说两个儿子都已经战死。死了人就死了吧,但活着的人总得想办法过日子啊!现在我家已经没有什么男丁了,只有一个还没断奶的孙子,儿媳妇虽然在家,但我们现在穷的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了。差爷要是不嫌弃我年纪大了,我现在就跟你们去河阳兵役,走得快了还能赶上帮忙做早饭。

  到了夜很深的时候,外边嘈杂的声音渐渐地消失了,只不过耳边好像总是会听见几声压抑幽咽的哭声。

  第二天早上诗人上路的时候,跟他送别的就只有老翁一个人了。

《石壕吏》古今翻译对比:你我都学了假的《石壕吏》?

  诗人借宿的这一家人,三个儿子全上了战场,一场大战下来只活下来一个。

  老两口带着儿媳妇和吃奶的孙子艰难度日,还被官差催逼抓壮丁,连家里仅存的老汉都差点被拉上战场。

  如果老汉也被抓走了,只剩老妇带着儿媳妇和孙子,她们以后怎么生活?

  所以过去我一直都以为,这首《石壕吏》中捉人的官差是反派,杜甫投宿的这一家人的命运既悲惨又无奈。

  老妇人之所以“请从吏夜归”。

  是因为她说孙子没断奶的时候,说漏了嘴,暴露了自己的儿媳妇还在家,可她家里又没钱贿赂抓壮丁的官差,为了不让官差带走儿媳妇,只好请求官差带走自己,放过儿媳。

  但是最近看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解读《石壕吏》的视频以后。

  让我深感震惊,几乎完全颠覆了我对《石壕吏》的认知。

  康教授认为,《石壕吏》中的捉人吏是不辞辛苦,尽职尽责的大唐公务员,做得一点错都没有,而老妇人更是热烈拥护李唐,不惜献上生命的爱唐先锋!

  以康教授的观点推论,《石壕吏》这首诗,大概是该这么翻译的:

《石壕吏》古今翻译对比:你我都学了假的《石壕吏》?

  大诗人杜甫经过一天的车马劳顿,傍晚的时候在一个叫石壕村的地方投宿。

  当天深夜时分,大唐优秀的招兵人员依旧不辞劳苦,尽职尽责的展开捉人补兵工作。

  这一家的老头是个胆小如鼠的懦夫,听见动静居然跳墙逃避兵役。

  老太太怀着羞愧又悲痛的心情,去给深夜依旧奋战在捉人工作一线的大唐捉人公务员开门。

  大唐捉人公务员听说老翁逃走以后,非常气愤:没有大唐哪有你们?吃大唐的饭却不肯一家死绝地为大唐卖命!你们何其无耻?

  老太太听了捉人公务员义正辞严地怒喝,羞愧难当地哭叫:嫁了这么个毫无感恩之心,又贪生怕死的老头子,我的命好苦啊!

  然后老太太边哭边向大唐捉人公务员陈述自己的苦难:家里三个儿子三生有幸地去为大唐守卫邺城。其中一个儿子刚托人捎书信过来,三个儿子才战死两个,离“一门三英烈”都还差一个名额!让自己以后怎么有脸出去见人啊!活着的儿子不顾大局的苟且偷生,只有为大唐尽忠而死才算是死得其所。可恨现在家里已经没有什么能上战场的人了,就剩一个小孙子还在吃奶,儿媳妇因为要喂奶没法上战场,但把能捐献出来的东西也都捐献光了,连条不露腚的裤子都没留下。

  但老太太深知,这样的付出是远远不够的,远远不能报答李唐王朝对自己的大恩大德。

  于是,老太太激动地拉住大唐捉人公务员的手,怀着对大唐火山喷发般的热爱说:带我走吧!我虽然年纪老衰,但一颗爱大唐的心还在!赶快!赶快!咱们马上出发,我还能赶上为河阳战场士兵做早饭!

  夜深人静的时候,外边虽然已经没有了声音,但杜甫仿佛还是听到了,天地被老太太的爱唐精神感动的呜咽之声。

  天亮的时候,那个贪生怕死的老翁又恬不知耻地逃了回来,杜甫虽然对他满心的看不起,但还是忍着恶心,礼貌地跟他道了别。

《石壕吏》古今翻译对比:你我都学了假的《石壕吏》?

  这首《石壕吏》,杜甫一方面是在热情讴歌大唐捉人公务员们不辞辛苦,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。

  另一方面则是在重点歌颂老妇人,那种一家没死绝就不够爱大唐的爱国热情。还搂草打兔子的鄙视了一把,那个跳墙逃走的懦弱老翁。

  教授就是教授!精神境界就是高!

  以我们的眼光,只懂以普通百姓的角度去看《石壕吏》,而教授直接以封建帝王的角度来解读了!

  “安史之乱”是怎么爆发的?

  不就是因为安禄山、史思明等人不知感恩,吃大唐的饭,掀大唐的锅?

  大唐皇帝英明神武,明察秋毫,岂会不知安禄山、史思明这些跳梁小丑心怀不轨?

  陛下之所以要把这些奸臣养起来造反,为的就是让大唐百姓人人都有机会报效朝廷,家家都有机会光荣!

  你看《石壕吏》中的老妇人,她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又怎样?一家人穷的连不露腚的裤子都没一条又怎么样?她得到了教授的赞誉,她光荣啊!

  只是作为一个升斗小民,我不免有些怀疑:康教授自己愿不愿意,能不能做到像《石壕吏》中的老妇人一家一样去光荣?

  孔子曰得好: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  即使是从封建社会的角度来说,老妇人一家三个儿子全部从军,并且已经战死了两个,也足以称得上是“一门忠烈”了!

  剩下老妇人夫妇带着一个还在奶孩子的儿媳妇,本来就只能艰难度日。

《石壕吏》古今翻译对比:你我都学了假的《石壕吏》?

  再把老翁送上战场,老妇人自己带着奶孩子的儿媳妇,兵荒马乱的年月里,她们还有活路吗?

  “安史之乱”本来就是因为李唐皇帝荒淫无道,亲信奸诈小人,养虎为患引发的战争。

  老妇人一家到底欠了李唐王朝多少“大恩大德”?要以全家死绝式地“奉献”来弥补李唐皇帝的过错!

  教授的李唐皇室可以伟大,但总得给平头百姓留一点掉挣扎求存的“私心”吧?

  按教授这种“光荣”法,还劳叛军动手干什么?

  让大唐这些尽职尽责,不辞劳苦的捉人吏把老百姓逼死干净!

  岂非大家光荣?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温馨提示:顺口溜训练营(www.sukou6.com)为大家提供顺口溜大全,包括搞笑顺口溜,骂人顺口溜,英语顺口溜,儿童顺口溜和安全顺口溜等各种经典顺口溜,不仅押韵好记还非常精辟,想学习顺口溜,练副好口才,就上顺口溜训练营,您的不二选择!

标签: #

上一篇:对孩子寄语八个字(女儿小棉袄赞美句子)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文章

  •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

  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

   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 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 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 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

    2023-06-28

  •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

   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

    永州 之野产异蛇, 黑质而白章 。触草木,尽死;以 啮 (ni)人,无御之者。然得而 腊 (xī)之以为 饵 ,可以 已大风 、 挛踠 (lun wǎn)、 瘘 (lu)、 疠 (l),去 死肌 ,杀 三虫 。其始, 太

    2023-06-28

  •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

   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

  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 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 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 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。 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

    2023-06-28

  •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

   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

  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(c)。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(p)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

    2023-06-28

  •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

   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

    先生不知 何许 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,宅边有五柳树, 因 以为号焉。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(ho)读书, 不求甚解 ;每有 会意 ,便欣然忘食。 1、何许:何地,也可解作何样、何等;

    2023-06-28

  •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

   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

    北宋宰相王安石是王中华(常州中华多宝)的祖先,中华多宝前面一篇文章,写了王安石的生平简介,学习翻译了他的一首诗歌:泊船瓜州。祖先不仅官居宰相而且有很大的文学造诣,

    2023-06-28

  • 毕棚沟门票,毕棚沟门票

    毕棚沟门票,毕棚沟门票

    毕棚沟及沿线2日游:川西景色与民族风情的浓缩 理县是川西景点浓缩的精华 。从成都驱车约2~4小时,一路途径羌寨、藏寨,穿越峡谷、雪山、草原,两天时间就可以饱览川西一半的

    2023-06-28

  •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

   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

   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.积累文言词语,把握文章内容。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、严密和生动。 2.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。 3.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,体会古代汉语数量

    2023-06-28